1月12日,迪慶州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辦法現場推進會在維西縣塔城鎮召開,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及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第三次涉藏工作會議、省委省政府迪慶現場辦公會議精神進行再學習、再領會、再落實。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委涉藏辦主任楊光海到會指導,州委常委、州委統戰部部長格桑納杰主持會議并講話。

在會議組織的實地觀摩中,各縣(市)黨委統戰部、民族宗教局及寺院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到達摩寺、來遠寺現場觀摩了寺廟服務管理工作推進情況、寺廟服務管理網格化運行情況、寺廟僧人思想政治引領工作開展情況,并通過與塔城寺管局干部和寺廟僧人的交流,直觀、清晰的了解了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1133331”工作思路的具體操作及網格化服務管理成效。
會議聽取了州民族宗教委、各縣(市)委統戰部工作匯報,對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1133331”工作思路及相關配套制度進行了解讀,對下一步藏傳佛教寺廟服務管理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迪慶州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1133331”工作思路是迪慶州通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全面領會“九個必須”根本遵循的深刻內涵,不斷深入基層、深入宗教活動場所、深入群眾開展調研,針對當前藏傳佛教寺廟服務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以管得更好作為目標、依法治理作為前提、暖心服務作為基礎、管用舉措作為抓手、建立長效機制作為保障的一項工作舉措。全州統戰和民族宗教系統要從講政治的高度,貫徹落實好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1133331”工作思路,嚴格落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工作的意見》和《迪慶州統戰系統推進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服務管理網格化工作實施意見》和涉及場所管理、教職人員管理、駐寺干部管理、寺廟民管會管理以及保障落實寺廟管理責任制的6個方面的配套制度,嚴格執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總結,一年一考評”的機制,下決心走出一條彰顯時代特征、符合迪慶實際、具有迪慶特點的藏傳佛教寺廟服務管理工作的新路子,為主動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打好基礎。

會議就貫徹落實好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辦法提出三點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涉藏領域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因素不斷增加,做好寺廟管理工作的任務更重、難度更大、要求更高。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藏傳佛教寺廟管理是維護總體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是堅持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的必然要求,是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抓牢做實穩定、發展、生態和邊疆穩固四件大事的重要舉措,是貫徹省委省政府迪慶現場辦公會議精神,努力把迪慶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世界的“香格里拉”的必然路徑。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和涉藏工作的重要論述,用“五個有利于”標準指導寺廟管理工作,多謀長久之策、多行固本之舉,把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固化為機制,推動寺廟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轉變。
堅持管服并舉,采取務實管用的措施推動藏傳佛教寺廟從“管得住”向“管得好”轉變。
必須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始終,把藏傳佛教寺廟管理放到新時代新迪慶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來思考、來謀劃、來推動,嚴格落實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1133331”工作思路,把工作目標聚焦到藏傳佛教僧尼、藏傳佛教寺廟和藏傳佛教活動上來,以推動寺廟管理的實際效果為迪慶州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服務。
一是建好“一個陣地”,牢牢把握正確的工作方向。以“和諧寺觀教堂”創建為載體,將寺廟創建評選活動與寺廟修繕資金補助“以獎代補”機制結合起來,把全州宗教場所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堅強陣地。
二是突出“一個重點”,堅決掌握寺廟管理領導權。要把培養符合總書記提出的“四條標準”要求的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建設政治上可信、作風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宗教團體作為掌握寺廟管理領導權的重點舉措。持續深化“四條標準”思想教育,引導廣大宗教界人士自覺承擔維護社會穩定、宗教和諧的責任。
三是強化“三個溝通”,暢通政府與寺廟溝通渠道。落實好全州各級領導干部掛包聯系宗教活動場所和教職人員等相關制度,不斷強化與藏傳佛教界代表人士、民管會成員和一般僧尼三個層面的經常性、全覆蓋、無障礙溝通交流,從不同層次的群體中了解他們存在的困難,掌握寺廟內存在的風險隱患,并通過有針對性、分層次的法制宣傳和思想引導,暢通僧尼與黨委政府溝通的渠道,實實在在幫助解決合理訴求和學修中存在的困難,打牢黨和廣大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共同思想基礎。
四是始終“三個在一起”,實現風險排查化解在日常?;鶎铀鹿芫指刹?、駐寺工作隊員要落實好“一線工作法”,與教職人員學習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活動在一起。要突出“導”的功能,把握好“導”的藝術,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堅持以實事求是和辯證思維對待宗教,在保護、管理、引導、服務上多管齊下,實現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五是確?!叭齻€到位”,實現服務管理中爭取人心。首先,要通過“感情到位”,建立信任關系,實現凝聚人心。始終帶著尊重、帶著真誠、帶著信任,堅持常走動、常聯系、常交流,主動與他們交朋友、增感情。其次,要通過“服務到位”,建立關愛機制,實現政策落實。實行僧尼關心關愛雙重服務機制,在確保僧尼低保、醫保、社會救助等政策應享盡享、應保盡保的同時,建立各級領導、宗教工作干部“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常態化開展關心關愛行動,建立多渠道互動機制。再次,要通過“管理到位”,建立長效機制,實現依法管理。堅持約束與激勵并重,建立由州級指導、縣級實施的駐寺干部考核、民管會班子考核、和諧寺院創建考評、僧尼個人考核評鑒、縣(市)黨委統戰部、民族宗教局落實寺廟管理責任制考核等有效的考核評定機制,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管理局面。
六是嚴格“三個管好”,持續推動寺廟管理精準化。要始終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好宗教活動、宗教場所和宗教教職人員。要講清宗教信仰自由與法律界限的關系,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教育引導僧尼在法律允許范圍和政策框架內開展宗教活動,絕不允許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
七是明確“一個堅決”,旗幟鮮明開展反分裂斗爭。始終堅持“穩”字當頭,壓緊壓實各部門和寺廟僧尼、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維穩責任,大力開展法治宣傳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不斷教育廣大僧尼增強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在法律允許范圍和政策框架內開展宗教活動,建立完善抵御滲透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能夠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的寺廟管理長效機制。
壓實各級責任,確保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工作思路舉措落地見效。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切實加強黨對寺廟管理工作的領導,壓緊壓實各級統戰、民族宗教部門以及寺管局、寺廟民管會的責任,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宗教工作的主體責任,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實現政策落實到位、工作落實到位、責任落實到位。要嚴格執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總結、一年一考評”工作機制,認真履行好州委統戰部的督促指導責任和各縣(市)黨委政府主體責任,推動各縣(市)委統戰部、民族宗教局扛實直接責任,確保壓力層層傳導、責任層層落實、層層履職盡責。持續提高服務管理全州藏傳佛教寺廟的針對性、精準性和有效性,確保工作思路、目標任務、措施辦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努力做出成效、作出特色、作出亮點,盡心盡力盡責推進新時代藏傳佛教寺廟管理從“管得住”實現“管得好”,全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管理、社會協同、宗教自律的宗教治理格局。


州委統戰部、州民族宗教委、州佛教協會、云南藏語系佛學院、州藏學研究院主要負責同志;各縣(市)黨委統戰部、民宗局及各寺院管理局主要負責人、部分藏傳佛教寺廟民管會主任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