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的長尾效應:跨國大網正在鋪開,星辰大海就在眼前
今年,中國與老撾迎來建交60周年,兩國人民翹首盼望的中老鐵路也全線開通運營。
這是一條動力強勁的發展之路,更是一條繁榮合作的未來之路。2021年,恰逢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中國與東盟宣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老鐵路將不斷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譜寫中國與東盟關系新篇章。
中泰兩國4位專家,聚焦中老鐵路開啟新時代,共話互利共贏新未來。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鄭桂紅:在新機遇中實現更大作為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作為中老鐵路上的重要節點,將迎來發展的重大機遇。
加快設施聯通的機遇。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必將為泛亞鐵路建設注入新動力,再次激發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信心與積極性,在推動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方面實現更大作為。同時,在深化與周邊國家的能源、生態環保、數字等領域合作方面,西雙版納將是推動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節點。
促進貿易暢通的機遇。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構中,西雙版納的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等開放平臺和載體,發揮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
推動政策溝通的機遇。西雙版納將抓住國家新政策機遇,在中國東盟、瀾湄流域國家合作,特別在中老合作中,角色定位將更加清晰,努力在打造強大國內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市場之間戰略紐帶、“大循環、雙循環”重要支撐等方面實現更大作為。
強化民心相通的機遇。未來幾年,應利用好西雙版納與中老鐵路沿線其他國家居民的語言相近、民俗相同等優勢,進一步開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在講好共建“一帶一路”的中國故事中發揮好應有作用。
服務資金融通的機遇。參考和學習“瑞麗指數”(通過中緬貨幣兌換中心這一載體,整合現有貨幣兌換機構力量,發布區域性中緬貨幣兌換中間指導價)在中緬貨幣兌換的地位和作用,積極打造“磨憨指數”(指發布區域性中老貨幣兌換中間指導價),進一步規范和提升人民幣與老撾幣基普之間的兌換市場。
中國發展中國家杰青計劃泰國青年科學家陳慕筠:泰國東北部受益明顯
在中老鐵路通車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老鐵路是兩國互利合作的旗艦項目。鐵路一通,昆明到萬象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雙方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
中老鐵路對泰國東北部的經濟發展可以帶來以下機遇:
第一,擁有豐富旅游資源的泰國東北部地區受益明顯。以前,受交通制約,泰國東北部地區的旅游業發展較為緩慢。中老鐵路將給泰國廊開府、烏倫府的旅游產業帶來重大利好,游客從老撾萬象進入泰國東北部比從曼谷進入要便利且旅游成本更低。如果做好旅游的宣傳和配套設施建設,相信大部分中國游客將很樂意前往泰國。
第二,促進當地農產品出口中國。泰國東北部豐富的農產品、水果可以快速、低成本地進入中國,帶動農業種植技術、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第三,促進出口加工業的延伸。在泰國廊開府可以利用當地的資源與中國企業合作建立出口加工區,對接中國及國際市場,為當地發展出口產業帶來契機。
第四,促進泰國東北部數字經濟的發展。中老鐵路繼續延伸到泰國曼谷,必定會給泰國帶來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泰國東北部將成為一個交匯點,泰國可以利用中國在數字經濟、城市建設、服務業的技術優勢以及中國在開發數字經濟實驗區、開發區的經驗,促進泰國的數字化轉型。
泰國克朗邦雅智庫執行主任 優瓦迪卡坎凱博士:為區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泰國,中老鐵路開通備受關注。大家認為,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將促進和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提升消費水平并改善民生。
對于東盟國家來說,它是全新的和現代的。東盟國家民眾出行一般都是駕車,接觸動車的人很少。對于東盟各國政府來說,建設高鐵困難重重,每個國家的面積都不大,但資金需求巨大,建設高鐵可謂挑戰一國的綜合國力。中老鐵路的建成通車是一個創造性的舉措,并將為區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讓人們在旅行中獲得安全感。泰國非常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多年來政府不斷在努力改善道路交通安全,但交通事故發生率依然居高不下,中老鐵路的開通,可以讓泰國民眾對交通安全有新的認識。
為泰國東北部地區發展提供機遇。一直以來,泰國的東北部地區發展滯后,其中既有自然地理條件的原因,也有因缺乏外來投資而導致貧困和缺少就業機會。東北部地區在泰國地理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因此,解決該地區貧困問題是歷屆泰國政府最嚴峻的挑戰之一。中老鐵路的開通,將為泰國東北部地區發展帶來新機遇。
中老鐵路突出的文化吸引力,在于這是一個有著近似的語言文化的族群共居區域。比如說泰老中3個國家都有的傣泰民族,他們分別住在泰國、老撾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老鐵路進一步密切了區域內傣泰民族的聯系。
泰老中區域的民族文化多元性將吸引全世界關注,帶動更多人學習相關語言和文化。另外,鐵路方便大家到這一區域體驗民族傳統文化,并帶來經濟發展的新機遇。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泰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余海秋:為泛亞鐵路建設注入新動力
中老鐵路建成通車,既承載著老撾人民對富裕生活的美好期望,也激發著周邊國家人民對互聯互通的幸福憧憬,標志著醞釀了半個多世紀的泛亞鐵路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早在1960年,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1974年改名為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簡稱“亞太經社會”)就率先提出泛亞鐵路網建議。但受當時國際形勢影響,泛亞鐵路網設想一直未能實現。
20世紀90年代,泛亞鐵路計劃再次被提出。2009年6月11日,《泛亞鐵路網政府間協議》正式生效。
根據《泛亞鐵路網政府間協定》,修建泛亞鐵路的目標是,成為亞太經社會區域各國實現一體化國家多式聯運網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各成員之間的關系并推動它們之間的國際貿易和旅游事業。
作為第一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共同運營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跨國鐵路,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將為泛亞鐵路建設注入新動力,再次激發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信心與積極性。
無論是當前抗疫合作的攜手奮戰,還是疫情陰霾褪去后的社會經濟復蘇,中老鐵路都將成為中國與老撾及東南亞各國人民心連心的重要紐帶。在中國同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中,作為中老鐵路的起始點,云南省肩負著互聯互通的歷史責任與擔當。
地處中老邊境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更是關鍵性的樞紐要沖,可充分用好獨特的區位優勢,圍繞中老鐵路沿線在全球價值鏈上的產業空間互補性發揮作用。
關聯資訊|
塔鑾湖經濟特區迎來新機遇
12月3日,中老兩國重點工程——中老鐵路正式通車。中老鐵路的開通,劃時代地推進了中國與老撾的交通合作,成為老撾與中國增進經貿、投資、旅游、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的重要驅動力。
近年來,老撾因其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投資價值愈加涌現,是中外投資者投資興業不可忽視的一塊熱土。塔鑾湖經濟特區是近年來中國企業投資老撾的重大項目。
塔鑾湖經濟特區總占地5500畝,位于老撾首都萬象老撾塔鑾湖經濟園區,距中老鐵路萬象站8公里,距瓦岱國際機場6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上海萬峰集團于2011年12月與老撾政府簽訂塔鑾湖經濟專區投資合作協議,2012年12月正式開工。
據塔鑾湖經濟特區主席黃國平介紹,園區重點打造行政中心、金融中心、高新科技園區、藝術文化中心、宗教文化中心、商業中心、高端住宅集群、環湖旅游休閑中心等一系列重點板塊,是萬象未來的中心區域。
目前,塔鑾湖經濟特區佛教文化園區項目已經獲批,該項目同時被定義為老撾國家級重大項目。塔鑾湖經濟特區還與老撾國立大學達成合作協議,聯合籌建“老撾國立大學佛陀學院”。學院項目由老撾塔鑾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出資建設,首期占地約50000平方米,計劃在1-3年內逐步完成建設,建成后招生規模1000人左右。
中老鐵路造福兩國利好亞太
對純內陸國老撾而言,中老鐵路具有劃時代和超空間的價值。依托這條橫空出世的大動脈,人口700萬,地處中國、越南和泰國間的老撾,首次擁有跨越萬水千山并快速聯通境外的大通道,無疑將使老撾經濟社會發展邁入新階段和新境界。
中老鐵路老撾段穿越西北四省,沿途設置10個客運站和23個貨運站,列車以每小時160公里的準高速輕松“洞穿”75條隧道,跨越167座橋梁,構成一條景象萬千的“人間天路”。
老撾過去10年一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但依然是全球最貧窮經濟體之一,人均GDP今年只有2600美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美聯社評論認為,老撾希望這條鐵路能使自己連接中國以及更廣闊的市場,給孤立的本國經濟注入活力。
聯合國報告測算,這條鐵路投入使用,從萬象到昆明的貨運成本將降低40%至50%,老撾國內線路成本將降低20%至40%。《南華早報》稱,中老鐵路開通,為一個迫切希望擺脫貧困的內陸國家打開了大門?!度f象時報》則預期,中老鐵路將使這個封閉的國家躍升為“湄公河流域物流和商品集散中心”。
中老鐵路堪比2016年啟用的48.62公里長的瓦亞鐵路,它將中亞山國塔吉克斯坦中南部鐵路“斷網”復聯并提高4倍運速,也為未來打通亞洲內陸鐵路網疏通一個堵點。中老鐵路同樣堪比2017年開通的480公里長的蒙內鐵路,它將非洲大國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與印度洋大港蒙巴薩實現快速通達,為肯尼亞乃至南部非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老鐵路開通也給中南半島其他國家帶來福音,成為中國與東盟實現鐵路聯運,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循環的先聲。
《曼谷郵報》披露,泰國相關部門正在建議政府加快修建連接泰國鐵路系統與中老鐵路的鐵路網。泰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秘書長披猜耶南警示說,如不加快與中國和老撾達成無縫連接鐵路網的協議,泰國可能失去促進貿易、投資和旅游的機會。
埃菲社稱,中老鐵路是“邁向泛亞鐵路網的第一步”。作為泛亞鐵路網的南線組成部分,中老鐵路運行不僅有望促進中泰鐵路工程落實,實現中老兩國聯網向中老泰三國聯網升級,未來還將與越南、緬甸、柬埔寨,乃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文萊實現大貫通,并經由中國鐵路網接駁歐亞大陸橋,實現西太平洋地區與歐亞腹地的設施聯通、貿易暢通、金融融通和民心相同。
相比空運和海運,鐵運比較優勢顯而易見,尤其是超大運量和沿途拉動效能,以及低風險和全天候適應等獨特競爭力。中老鐵路意味著一張跨國鐵路大網開始編織,鐵路交通長尾效應也將轉化為區域發展發散效應,世界也將更真切地理解“一帶一路”所蘊含的“天下”情懷。
利好云南兩州市:2組高鐵冠名列車首發
日前,“普洱景邁山”高鐵冠名列車首發儀式在普洱火車站舉行。該列車9時42分從普洱站發車,經過2小時25分鐘左右抵達昆明。
普洱市與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入合作,通過冠名列車的成功開行,打造傳播普洱茶文化、宣傳普洱形象的新窗口。列車內通過多種形式展示普洱景邁山美景和文化元素,還設置了二維碼方便乘客了解普洱文化旅游資訊。
近日,“象往的地方·西雙版納”冠名列車從昆明南站起航,2小時后抵達西雙版納客運站。
此次冠名列車的成功開行,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政府與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深化合作的具體實踐,通過共同打造“神奇美麗的西雙版納”主題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傳播西雙版納的獨特魅力。
來源:擁抱印度洋